“– The life of the worlds is a roaring river, but Earth’s is a pond and a backwater.

– The sign of doom is written on your brows – how long will ye kick against the pin-pricks?

– But there is one conquest and one crown, one redemption and one solution.

– Know yourselves – be infertile and let the earth be silent after ye.”

吃肉的心理学

编译自维基百科词条 Psychology of eating meat

吃肉的心理学是一个复杂的研究领域,显示出了道德、情感、认知和人格特征的融合。对吃肉的心理和文化因素的研究表明,它与男子气概对等级制价值观的支持、以及对经验开放性(openness to experience)的降低有关。由于吃肉既广泛存在又与矛盾心理有所关联,它一直被道德心理学用作案例研究,以说明与认知失调(cognitive dissonance)和道德推脱(moral disengagement)的理论。对肉类消费心理的研究既与肉类行业的营销有关,也和减少肉类消费的倡导者有关。

目录:

  1. 消费者心理学 1.1 内在因素 1.2 外在因素

  2. 肉类悖论 2.1 对肉类动物的看法 2.2 分离与回避 2.3 支持肉食的态度

  3. 性格特征

  4. 男性气概

  5. 道德规范

  6. 另见

  7. 注释

  8. 参考文献

(6、7、8 移步维基页面)

1 消费者心理学

肉类是一种重要的、备受青睐的人类食物。个人对肉类的态度是消费者心理学家、肉类行业和减少肉类消费的倡导者所关心的话题。

这些态度会受到价格、健康、口味和道德等问题的影响,因而影响到对肉类的消费。肉类在传统上是一种高地位的食物。它可能与文化传统有关,并在世界大多数地区都让人产生明显积极的联想。然而,在消费者中它有时也具有负面印象,部分原因是它与屠宰、死亡和血液有关。 持有这些联想的强烈程度可能会减少吃肉的愉悦感,增加厌恶感,从而导致肉类消费的降低。在西方,这些影响在年轻女性中尤为明显。负面的联想可能只会让导致消费者在他们的饮食中让肉显得不易察觉,而不是将肉类减少或完全去掉,例如让肉成为某道加工程序更多的菜肴中的一种配料。有学者认为,这是个人作为消费者的角色和公民的角色之间脱节的结果。

据报道,杂食者和素食者对肉类的隐性态度有很大的不同,杂食者的看法要更为积极。素食者可能对吃肉的想法表示反感或者怀念。

消费者对肉类的行为可以通过区分内在因素(物理产品本身的属性,如颜色)和外在因素(其他一切,包括价格和品牌)的影响来进行建模。

1.1 内在因素

味道和质地通常在人们的自我报告中是选择食物的重要因素,尽管这可能无法准确反映消费者的行为。消费者将肉描述为“有嚼劲”、“柔嫩”和“丰腴”。在英国,肉的味道在传统中一直被认为是美味的。 人们体验肉的味道和质地的方式存在明显的不同,在不同的年龄、性别和文化中都有差异。嫩度也许是影响吃肉质量的所有因素中最重要的,其他因素包括了风味和多汁的程度。

视觉外观是消费者在肉类销售点用来评估肉类品质和选择肉类的首要线索之一。在这个场景中,颜色是最重要的特征之一。不同的文化传统导致消费者喜欢不同的颜色:有些国家喜欢总体颜色相对较深的猪肉,有些国家喜欢浅色,有些国家则没有明确的偏好。

可见脂肪含量和大理石纹路也是重要的内在质量线索。消费者整体上倾向于选择较瘦的牛肉和猪肉,尽管在不同的地理区域存在明显的差异。对于一些消费者来说,大理石纹很重要,但对其他消费者来说却不是;就脂肪含量而言,对大理石纹的偏好因地区而异。

1.2 外在因素

价格是一个重要的外在因素,可以影响消费者对肉类的选择。价格问题可能会促使消费者在不同的肉类中进行选择,或完全避免食用肉类。

健康问题也与消费者对肉类的选择有关。对食品污染风险的感知会影响消费者对肉类的态度,如与肉类有关的恐慌,像疯牛病或禽流感。和安全有关的产品召回会影响对肉类的需求。人们可能会因为感知到的健康益处而减少或消除饮食中的肉类。对于健康的考虑对肉食者和素食者都有激励作用。青少年中存在的无肉饮食可能是一种掩盖饮食紊乱的方式,尽管素食本身并不一定会增加饮食紊乱的风险。

研究表明,与进口产品相比,消费者倾向于选择原产于自己国家的肉类,部分原因是国产肉类被认为质量更高。这种影响也可能反映了消费者的民族中心主义或爱国主义。肉类原产国的重要性因国家而异。

发达国家的消费者可能愿意为按照较高的动物福利标准生产的肉类支付稍高的费用,尽管福利和环境问题通常被认为不如与肉类质量更直接相关的属性(如外观)重要。2001 年在苏格兰的一项研究发现,尽管参与者普遍关心动物福利,但他们在购买肉类时认为价格和外观比福利更重要。(译者注:印象中有研究中国消费者的文献也得出了类似结论。)一项对荷兰消费者的研究发现,对环境和其他问题的理性和感性反应都会影响有机肉的购买。

肉类消费模式也会受到个人的家庭、朋友和传统的影响。一项关于英国饮食模式的研究发现,肉类通常与正面的食物传统相关,如周日烤肉(Sunday roast)。一些消费者只购买符合宗教规定的肉,如清真肉。据报道,这些消费者对质量保证组织的信任,以及与肉类供应商的个人关系,极大地影响了他们的购买行为。

最近的畜牧业趋势,如生物技术、工厂化养殖和为快速增长而培育的动物,预计将对消费者对肉类态度的演变产生持续影响。

2 肉类悖论

在吃肉的心理学中研究的一个问题被命名为“肉食悖论”(meat paradox):个人怎么能既关心动物,又吃动物?如果人们对动物待遇的信念和情感与他们的饮食行为不一致,就会产生内部不协调,尽管这可能不被主观地认为是一种冲突。这种与近乎普遍的饮食习惯相关的明显冲突,为研究人们如何改变其道德思维以减少与道德冲突相关的不适提供了一个有用的案例。

由肉食悖论所产生的不协调性创造出了一种消极的人际状态,从而促使个体去寻找缓解这种状态的方法。这一领域的最新研究表明,人们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促成他们吃肉的做法:

将动物是否被作为肉类归因于其较低的智力和受苦能力;

将这些动物视为与人类更不相似的动物;

减少对动物保育和社会不平等的关心;

将肉制品与它们所来自的动物之间断开联系。

2.1 对肉类动物的看法

如果动物被认为具有道德身份(moral status),那么在食用动物时就会产生伦理冲突。人类对动物的道德身份的看法差别很大,但部分取决于他们是否认为动物具有意识,是否能体验痛苦,以及他们是否认为动物和人类具有相似性。一些社会心理学家假设,肉食者可以通过尽量减少他们对动物,尤其是对那些被视为食物的动物道德特征的感知,来减少与肉食悖论相关的不适感。最近的一些研究为这一假设提供了支持。例如,研究发现,只要被归入食用动物组,动物就会立即被赋予较少的道德权利。

2010 年有一项研究随机分配大学生食用牛肉干或腰果,然后让他们判断各种动物的道德重要性和认知能力。与吃腰果的学生相比,吃牛肉干的学生对动物的道德关怀较少,并认为牛的智力较弱,不具备经受痛苦的能力。

随后的研究同样发现,当人们认为动物的心智能力低下时,他们更倾向于认为杀死动物作为食物是合适的,这一发现在美国、加拿大、香港和印度的样本中得到了重复;反过来,当被告知某种不熟悉的动物被用作食物时,他们也会认为这些动物的心智能力较低;同样,吃肉导致参与者在短期和长期内赋予动物较少的心智能力。另一项研究显示,对那些期望吃肉的人,以供屠宰为目的饲养动物以会导致他们对牛和羊的心智认可度降低。

一篇 2014 年的评论认为,这些现象可以被理解为是一套减少认知失调的技巧,用来减轻与肉食悖论相关的负面情绪,但需要指出的是,这种情绪的存在尚未得到证实。一篇 2016 年的评论在肉食悖论和性物化(sexual objectification)之间做了一个类比,写道这两种做法都是在将他人视为潜在的“资源”(例如肉类或性行为的对象),并引用了最近的研究,指出性物化会使人们降低对人性和道德重要性的感知。

2.2 分离和回避

一些解决肉类悖论的策略是将作为食品的肉类与生产它的动物分离开来,或者在心理上与肉类生产的过程保持距离。尽管最近在一些国家对动物福利的关注有所增加,但将肉类与其动物来源分开的趋势往往会阻止这种关注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

在许多文化中,人们不喜欢被提醒动物和肉类之间的联系,并在必要时倾向于将肉类 "去动物化",以减少内疚或厌恶的感觉。西方国家的肉类通常是被包装好的,在上盘时也通常会尽量减少其与活体动物的相似性,没有眼睛、脸、或尾巴,近几十年来,这种产品的市场份额在增加;然而,在许多其他文化中,肉类是带着这些身体部位出售的。

一些作者认为,使用非动物的词汇,如“里脊”和“汉堡”来形容肉类,可以减少肉类起源于动物的显著性,进而减少对动物的感知消费。同样,农民和猎人使用“加工”和“管理”等术语,而不是“杀戮”,这些委婉的说法可以被解释为提供心理距离并促进对动物的使用。

2016 年挪威一项研究支持了分离过程的重要性,该研究在一系列实验中直接测试了使活体动物更加突出后会产生的效果。

除了分离,对肉食悖论感到不适的人可能干脆避免面对这个问题。文化社会化机制也可能阻止人们认为他们的食物选择会导致伤害;例如,儿童书籍和肉类广告通常把农场动物描绘成过着幸福的生活,甚至渴望被吃掉。将动物分为不同的类别(如宠物、害虫、捕食者和食用动物)可能有助于避免与不同物种得到不同待遇有关的不协调。

2.3 支持肉食的态度

享受肉类和关爱动物之间的伦理冲突可以通过对肉类持积极态度而减少。认为肉是安全的、有营养的、可持续的人,往往对吃肉的矛盾心理较少。对上帝赋予人类对动物的统治权有关的宗教信仰也可以为吃肉提供理由。

一系列在 2015 年发表的研究要求吃肉的美国和澳大利亚大学生“列出你认为吃肉是 OK 的三个理由”。超过 90%的参与者提供的理由被研究人员归为“四个 N”。

诉诸于人类的进化或自然界中的肉食行为("自然" natrual)。

诉诸于社会或历史规范("正常", normal)。

诉诸于营养或环境必要性("必要", necessary)。

诉诸于肉类的美味("美味", nice)。

研究者发现,这些理由能有效减少与肉食悖论相关的道德对立。

3 性格特征

人格特征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个人的价值观和态度会影响他们吃肉的频率和舒适度。

在一些研究中发现,更重视权力的人吃更多的肉,而那些重视自我超越的价值观的人则倾向于少吃。特别是,研究发现,对经验开放性这一个性特征与肉类消费呈负相关,而素食和鱼素 (pesco-vegetarians)主义者有更开放的个性。

其他研究表明,肉类消费与支持等级制度和不平等价值观相关。在一些研究中发现,那些具有社会统治倾向,会更强烈地支持不平等和等级结构的人会吃更多的肉;有研究认为,这与他们喜欢让某些群体统治其他群体(在这种情况下,让人类统治动物)是一致的。此外,研究表明,自认为是大量食用肉类的人有更明显的右翼专制主义和社会控制取向。Dhont & Hodson (2014) 认为,这在潜意识中表明他们接受文化传统,并拒绝不守陈规的动物权利运动。研究还表明,与素食者相比,杂食者在黑暗三性格(dark triad traits)方面的得分较高(尽管没有达到病态水平),尽管这之间的相关度很低,而且由于素食者/素食者的数量较少,相关度也有限,也可能是由于肉类消费的性别差异造成的假象(因为男性在黑暗三性格方面的得分较高,也更可能吃肉;控制性别后往往会使相关度降低到在统计学中不显著的水平)。

这些人格特征中有不少都已被证明与肉类消费中的道德推脱有关。在肉类消费中,道德推脱程度更高的人更倾向于拥有较低的共情能力;在考虑肉类消费的影响时,他们经历较少的具有自我评价性质的情绪反应(即负罪感和羞愧);他们也更容易赞同人类内部基于群体的歧视(社会支配取向),表现出支配权力的动机,并支持人类相比其他物种的等级优越性(物种歧视,人类至上理念)。此外,表现出更高的道德推脱倾向的人在如何看待自己时会将道德特征的重要性降低(道德认同,moral identity),并更经常性地吃肉。

一项对美国人的性格特征和饮食习惯的详细研究在纠正了性别差异后显示,越来越多的肉类消费者的自我描述是“实用主义”和“以商业和行动为导向”。

“你就是你所吃的”(you are what you eat)的想法与交感魔法(Sympathetic Magic)的迷信有关,在许多文化中都很常见,可能会产生吃肉赋予动物般的人格属性的看法。

在不同的文化中,与吃肉和不吃肉相关的人格也会不同。例如,在印度,相对于杂食者,素食者更重视自己的群体,并对权威表示更多的尊重。他们更有可能对污染、纯洁和传统更为重视。这与美国形成对比。在美国,素食者避免吃肉的动机往往源于道德普遍主义(universalism)和对动物福利的关注。

4 男性气概

近年来,大量的社会心理学研究调查了肉类消费与男性气概认知的相关性。

在 2012 年的一系列研究中,参与者认为牛排和汉堡包等哺乳动物的肌肉比其他食物更“男性化”,并且在隐性关联测试中,他们对肉类词语与典型的男性名字配对时的反应比与女性名字配对时反应更快。在另一项研究中,美国本科生对男性气质的看法与他们的牛肉消费呈正相关,与素食主义呈负相关。2011 年加拿大的一项研究发现,杂食者和素食者都认为素食者的男子气概更少。

肉类和男性气概之间的文化关联反映在个人的态度和选择上。在整个西方社会,女性平均吃的肉明显少于男性,而且更可能是素食主义者。女性也比男性更有可能出于道德原因避免吃肉。2016 年的一项审查发现,德国男性比女性吃更多的肉,该研究将这一差异与西方文化中肉类与力量和权力的象征性联系起来,它们都与男性的性别角色有关。

研究还考察了吃肉行为在试图管理他人对食肉者本人的印象中所发挥的作用,发现男性在阳刚之气受到挑战的情况下,会更容易选择吃肉披萨而不是蔬菜披萨。这些结果表明,饮食选择有可能影响人们对进食者阳刚之气或阴柔之气的感知,肉类与阳刚之气的感知紧密相关。有人认为,消费肉类使男性感觉更有男子气概,但目前仍不清楚情况是否如此,以及其背后是否有社会环境影响。

5 道德规范

在人类进化的过程中,获取肉类的压力让早期人类在狩猎和事后分配战利品时进行合作。在 2003 年的一篇论文中,心理学家 Matteo Marneli 提出,这些压力创造了人类道德判断的基本原则:简单地说,他认为,“肉让我们有了道德”。

一些研究发现,杂食者和素食者都倾向于认为素食者比杂食者略微更有道德和美德。伦理原则经常被列为停止吃肉的理由之一。一些证据表明,食肉者可能认为素食主义是一种隐含的道德责难,并对素食主义观念做出防御性的反应。这是因为人们倾向于认为自己在道德上是好的,不喜欢那些他们认为威胁到自我道德感的人。由于道德具有普遍性,它的规则适用于每个人,所以当个人在道德价值的驱使下采取行动会被视为是在暗中指责那些采取不同行动的人(这甚至也适用于本身有问题的道德动机)。由于素食主义者因为道德价值观而避免吃肉,食肉者便会认为他们是在暗中对食肉者自己的行为做出评判。因此,食肉者会对他们所认为自己受到的隐性道德攻击做出反应(虽然些有素食者会看不起食肉者,食肉者往往对其程度持有夸张的看法)。

2015 年的一项研究发现,比利时的杂食者、半素食者(弹性素食者)和素食者在动物福利问题上的道德观有根本性的不同。然而,研究发现这三个群体对以人为主的慈善机构的捐赠是一样的。

其他研究表明了在考虑肉类消费的影响时,道德推脱如何在道德自我规范中发挥使其失灵的作用。其中,2016 年的一项研究对道德推脱作为一种调动推理的过程(motivated reasoning process)提供了一种解释,该过程由损失规避和失调回避所引发(loss aversion and dissonance avoidance)。

道德观点对肉类消费会产生很大影响,但在不同文化中并不统一。在西方,人们知道关于吃肉的选择与对动物福利的道德关注有关。相比之下,对非西方文化中的饮食心理学研究甚少,尽管各地区之间存在重要的差异;例如,大约三分之一的印度人是素食主义者。研究表明,相对于西方素食者,印度素食者对纯洁、合法权威、尊重群体和传统的道德价值观更为重视。


饥荒、富足和生育:彼得-辛格和反出生主义精简版(译文)(1)

观鸟时所想

观鸟时所想